
發布時間:2020-08-24 11:30:19
1、供求關系發生變化。近幾年房地產市場的迅猛發展擴大了物業服務管理面積,清潔員需求量不斷在增加,由原來的供大于求到供不應求,從而出現了物業企業間對清潔員尤其是優秀清潔員的爭奪,清潔員大多數是市場化用工,無固定合同,新樓盤的物業通常具有環境優良,配套設施完善,入住人數少,工作量少等優勢,于是不少清潔員向這些物業公司流動。
2、缺少有效激勵機制。物業企業的清潔員流失,主要是機制問題,比如薪酬待遇機制,薪酬待遇缺少激勵因素,清潔工作的技術含量較低,因此工資相對其他崗位要低,工資的設定不分優劣與否,一般物業公司平均分配工作面積,工資平均固定,執行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缺少激勵作用;冬季清雪沒有補助,干多少年也沒有區別,比如案例中兩個企業的薪酬方面的差別,相對于案例中物業公司的680元,周邊物業公司普遍已經提到800元、900元,而且工作量、工作環境方面還有優勢,因此就出現了“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的清潔員流失問題。再比如靈活的用人機制,包括晉升機制,像案例中的清潔員在兩個企業的不同發展。
3、企業內部管理人員問題。案例中H班長和她們班的清潔員的流失主要是由于管理人員的原因造成的,管理上缺少人性化管理方法,不尊重清潔員,一味地剛性管理,考核罰款是經常用的手段,不分清潔員優劣與否地辭退。
4、清潔員自身原因。不少清潔員存在短期的、臨時的思想,有些清潔員是外地到城市打工,干一段時間就走;有些是身體素質不好,干一段時間適應不了工作強度而離開的;有些是國有企業有償解除勞動合同人員,被原單位返聘回去的等等。
5、工作量的原因。新《勞動合同法》的實施,增加了物業公司的成本,尤其是人力成本,其中包括用人企業必須給交“三險”(即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隨著城市最低工資標準的上調,物業企業被動提高工資標準,但是提高工資標準和交“三險”的一部分往往是來自減員增效,這無形中增加了清潔員的工作量,而且北方冬季清雪又是在客觀上增加工作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