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作為“門面”工程的一部分自然十分重要。世界衛生組織對口腔保健非常重視,并把“牙齒清潔、無齲洞、無疼痛感、牙齦顏色正常、無出血現象”制定為口腔健康的標準。我國政府對口腔保健問題十分關注,將每年的9月20日確定為全國愛牙日。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牙齒保健重要性的認識不斷增強,“洗牙”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接受。據解放軍醫學科學技術委員會口腔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解放軍304醫院口腔科主任張建強副主任醫師介紹,以前,大部分患者都是得了牙病后才到醫院就診,很少想過洗牙。雖然現在人們口腔保健的意識有所增強,但仍有一部分人對洗牙目的不太了解,加上受某些經驗性因素的影響,出現了一些認識上的誤區。
洗牙會導致牙縫增大,引起牙部過敏,牙體受到損傷。
持這類觀點的人,首先對洗牙的原理和目的認識不明確。目前,醫院及正規牙科診所進行的洗牙并不是利用磨屑作用,將牙齒表面的附著物磨去,而是通過超聲波高頻振蕩,去掉牙齒表面的結石及鈣化的污物,避免其進一步刺激牙齦,出現出血、怕酸、怕甜、怕熱、怕冷等癥狀,進而導致牙齦發炎。從理論上講,這種清洗對牙齒是沒有磨損和傷害的,大家也不必過于擔心。
其次,洗牙后過敏、牙縫增大,感覺不太舒服是由于多年來大家一直沒有洗牙習慣,牙結石附著在牙體上時間過長,堅硬度高,一下子去掉后,反而不太適應。再加上長期不洗牙,導致牙齦萎縮,牙根外露,平時有結石保護,洗掉后會出現一定的過敏癥狀。雖然結石對牙齦、牙根可以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但這種保護是不健康的,會大大提高口腔疾病的發生率。而牙縫問題是本來就存在的,只不過是長時間沒有清洗,讓結石給堵塞了。
洗牙既花錢又浪費時間,并且還難受,沒有必要。
一般情況下,每半年或一年洗一次牙即可,對于吸煙者,最好三個月左右洗一次。定期洗牙,不僅清潔了牙齒,而且醫生在洗牙的同時又為洗牙者檢查了一次牙齒,也便于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治療。第一次洗牙,因為牙垢較多,可能有些難受,一旦堅持下來,并且能夠很好地保持口腔的清潔,下一次就好多了。就像我們常洗衣服一樣,牙齒也需要隔一段時間洗一下。                    
                    
                
                 
             
            
            
            
            
            
                免責聲明: 本網部分文章和信息來源于互聯網,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和學習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立即聯系管理員我們會予以更改或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對使用本網站信息和服務所引起的后果,本網站不作任何承諾